(资料图片)
事件:
2023 年7 月27 日,统计局公布了1-6 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6.8%。
点评:
2023 年1-6 月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降幅收窄2.0 个百分点至-16.8%,延续恢复态势。从量、价、成本三因素拆分来看,6 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回升0.2 个百分点至3.8%的水平,生产端边际改善;不过,营收累计增速回落0.5 个百分点至-0.4%,显示需求不足对企业利润的制约尚在。价格端,受翘尾因素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,6 月PPI 当月同比进一步回落0.8个百分点至-5.4%。成本端,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和费用维持在93.6 元的水平,较去年同期增加1.1 元;与此同时,营收利润率同比下降1.07 个百分点至5.41%。
从不同类型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,除国有企业外,其他类型企业利润增速的降幅均有收窄,私企、股份制企业、外资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利润降幅分别收窄7.8、2.3、0.8 个百分点至-13.5%、-18.1%、-12.8%。而国有企业利润增速回落3.3 个百分点至-21.0%。
在1-6 月工业企业数据中,12 个行业实现了利润总额的累计同比增长,29个行业出现了利润总额的累计同比回落。受疫后复苏带动,装备制造行业中,铁路、船舶、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通用设备制造业,仪器仪表制造业,汽车制造业等行业,在上半年实现了利润的较快增长。此外,受生产端的带动和能源成本的回落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也实现了较快增长。整体来看,上半年行业的利润结构变化,验证了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过程。
综合而言,工业企业利润增速降幅连续四个月降幅收窄,显示逆周期调节逐步落地下,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恢复。展望而言,考虑到三季度PPI 翘尾因素将减弱,叠加近期南华工业品指数的企稳回升对PPI 形成拉动,价格端有望形成正面拉动;同时在724 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“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”的背景下,有效需求将获得进一步提振,未来工业企业效益数据有望延续改善态势。
风险提示:1、政策推进不及预期。724 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国内需求不足等问题。“宏观调控力度加大”预期下,市场对基本面预期有 所修复。但若最终政策推进不及预期,内需扩大效果受限,则基本面预期面临再次下修风险,从而限制行情的向上空间。
2、海外衰退超预期风险。海外流动性紧缩环境下,需求将受到抑制;联储7月继续加息25BP,高利率环境维持时间较长将带来海外需求进一步收缩的风险,将通过出口端对国内经济形成负面影响,影响上市公司业绩,从而对行情形成负面冲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