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产业
“仙人担泥变成山”!珠海这座古村落藏着一个神话故事

时间:2023-07-29 15:24:42    来源:互联网

盛夏,

一排排苍翠欲滴的落羽杉,

入目即景,凭添凉意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一座已有160余年的古老村落,

让人看见山野、看见自然。

远远的,村口的牌楼在阳光下闪着光亮,

楹联上书“上和下睦共居长春地洲无彼此共享太平年”,

寥寥两句蕴藏着上洲村民对和睦与安宁的美好期许。

上洲村位于珠海斗门区斗门镇,因立村时四面环海,虎跳门水道从村旁穿流而过,滩边两山屹立,水中山丘俗称“洲”,该村又处在虎跳门水道上方,因而取名“上洲”。

村落始建于清康熙年间,其先祖兰亭公定居此地,村中的兰亭祠堂便是用来供奉兰亭祖。

1947年,兰亭祠堂开设了上洲小学,

到1974年,祠堂被用作村委办公楼才停止办学。1984年,由村委发动,在村西头建立了新的上洲小学。

如今,

兰亭祠堂即将被改建为“兰亭书院”,

以新的身份为村落再添一抹书卷气。

沿着上洲村漫步,

榕树、稻田、竹林、民居,

一派简约古朴的画面在眼前渐次展开。

村中安宁有序,

左邻右里坐在树下乘凉聊天,

孩子们在篮球场上追逐玩耍,

欢声笑语是村落茂盛的生命力所在。

▲图/珠海发布 王格

沿着环山路漫步,便来到上洲碉楼,碉楼现存五座,主要修建于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。碉楼墙面采用了黄泥、沙、蚝壳、糖等材料混合,再逐层捶打夯成,主要是用来防御敌人入侵、土匪抢劫等。现在来看,碉楼的外部结构也基本完好。曾经,它们像哨兵一样矗立着,独对艰险,守护着村庄的安全;而今,

它也是守护者,守着村落柔软而美好的时光。

▲图/珠海发布 王格

▲图/珠海发布 龙芊霓

抗日战争后期,日军曾驻扎在上洲村,为了方便出海以及逃生,便从上洲山两边开工,想挖成隧道,后日军战败,留下还未完工的两个洞穴,后人称之为“龙洞”。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远去,如今,在阡陌纵横的村中巷子里闲逛,抚着青砖墙,踩着石板路,感受到平静与安宁,觉得时间好像都慢了下来。

▲图/珠海发布 王近夏

村口榕树下的老人们乐此不疲地讲着“仙人担泥变成山”的传说。相传当年“八仙”在斗门立赌约填塞塴口,在天亮鸡啼前塞好就算赢,没塞好就算输。吕洞宾说:“这很容易,天亮鸡啼前一定塞好!”随后,他就到新会梅湾山上担泥,眼看快塞好了,张果老有意为难他,便悄悄学作鸡啼声,吕洞宾听到鸡啼,以为自己已经输掉,就在半途把泥倒掉,他倒掉的两簸箕泥随后变成了上洲、下洲两座山,而由于塴口未塞好,就留下了现在的斗门迳。

这一神话传说

陪伴着这方水土,代代流传。

上洲村党总支委员余绪健表示:“村子要发展,不能靠等游客来,而应变被动为主动,依托镇内旅游资源,充分利用自然条件,开发上洲村自然观光、乡村体验以及生态度假等旅游产品,吸引游客来到上洲村。希望通过大家的不断努力,让上洲村成为看得见山,望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,让老百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不断提升。”

盛夏,不妨躲进幸福古村,

少了些城市的热闹,

多了份山野的神秘,

任山间的风轻轻吹,

卸下浮躁,纵享清凉。

▲图/珠海发布 王格

文/珠海发布 张映竹

部分图来源于斗门融媒编辑/明敏

责任编辑/谭伟江

三审/常立波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