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产业
公共 | 长三角市民手作大赛:满载硕果再起航 延伸范围促融合——指生万物,向美而生 环球热点评

时间:2023-04-20 19:18:16    来源:文旅中国

文化和旅游部、教育部、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《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》明确指出,坚持守正创新,正确把握保护与利用、传统与创新的关系,激发广大手工艺者的创新创造活力,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,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、长久保护和永续利用。


【资料图】

让传统工艺走入现代生活,滋养一方百姓精神,上海市宝山区下了大功夫,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文化活动,塑造了一批高品质文化品牌。近日,“指生万物——长三角市民手作大赛”(简称“市民手作大赛”)启动作品征集,就是一大典型和成果缩影。

满载硕果再起航,体现手工艺无穷活力

此次市民手作大赛由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指导,上海市群众艺术馆、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,宝山区文化馆、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、新华文创·城市动漫、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,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、中国美院手工艺术学院、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协办,以“指生万物”为主题,聚焦“技艺”和“创意”,体现了手工艺的蓬勃发展与无穷活力。

“今年是上海市民文化节十周年,同时也是手工艺大赛举办的第五届。”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往届成果基础上,市民手作大赛从不同层面寻求突破,今年再次起航,希望寻找到更多手作人、更多优秀作品。

据统计,往届市民手作大赛累计参与人数已近百万人次,辐射人数超千万人次。谈到大赛备受群众热爱的秘诀,相关负责人认为,大赛聚焦手工,有较好的群众基础,加之内容丰富、形式新颖、方便参与,逐渐积累了不错的群众口碑。“我们做过手作体验课、手作市集、达人采访、成果展览、艺术家导览等活动,让更多市民从多角度参与到其中。尤其是手作体验课,大家热情很高,并借此接触不同门类的手作,发展为自己的爱好。”该负责人表示。

辐射长三角,搭建平台促多方融合

手作,生发于指尖,经过创意的滋养,能够诞生出“万物”。本次手作大赛征集范围延伸至整个长三角地区,首次面向江、浙、沪、皖四地的市民及手作爱好者进行征集,从“造物江南”“造物生活”“造物未来”等不同方面入手,着重突出“江南韵味”“生活美学”“创新创意”等内容,体现长三角文脉相通,让手作转化为当代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,并融入发展与创新的力量,探索手作的未来可能性。

同时,活动为广大手工爱好者搭建交流协作平台,让手作达人充分展示自我。通过征集、体验、展览等活动,大赛位手作达人提供了互相交流、学习切磋、跨界合作的平台和机会,让手作达人能够充分展示作品和手作理念。

“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整合资源与渠道上,推动手作走向大众、融入生活、进入市场,滋养市民百姓的精神生活,进一步提升市民文化艺术素养,希望通过多样的活动,增强大赛的广度和深度,让更多的市民发现手作之美,同时展现长三角手作品的美学面貌和区域特色,加强长三角地区手作者之间的互动。”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注重成果转化,解锁更多手作新玩法

据了解,本次大赛除征集、评选及成果展之外,还将组织多样的手作活动,解锁更多手作新玩法。其中“长三角手作寻宝”活动,将在江浙沪皖的部分城市设置神秘的“万物宝盒”,市民完成任务即可领取免费的手作材料包,“零距离”感受手作之乐;地球日当天,更有“变废为宝”工作坊活动,邀请市民一起玩转旧物改造。此外,大赛期间的手作达人分享会、公益手作义卖、手作成果推介等内容,让整体活动更加丰富有趣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大赛将评选出百名“最美手作人”,并分别选出“人气作品奖”“创意作品奖”“市场潜力作品奖”等分项奖项,颁发荣誉证书。不仅如此,大赛将为入选的作品提供展览、展示机会,为手作人提供线上、线下传播的平台,并为入选作品提供作品收藏、销售、转化的渠道。大赛报名将于5月8日截止,凡是生活、工作、学习在长三角地区的广大手作爱好者及团体,均可通过上海市民文化节、宝山文化馆等公众号参与报名。

“在活动中,我们遴选适合的手工作品,进行商业转化,为其搭建销售、转化的平台。开展手工作品的推介活动,将手作与品牌、投资相连接,寻求多样化的成果转化。”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