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年,她为瘫痪丈夫撑起一片天
——记旗级文明家庭杨美丽家庭
常言道,夫妻同甘易、共苦难,但杨美丽家庭做到了。
【资料图】
家住沙圪堵镇福路村幸福互助院的杨美丽家庭,原本生活平静。妻子杨美丽是一名下岗职工,丈夫便担起了供养孩子上学和维持家庭生计的重任。杨明是一名煤车司机,为了让父母和妻儿能够生活过得更好一些,他常常高强度跑车,在有限的时间,争取多跑几趟车、多拉几次煤、多挣几百块钱。虽然累,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简单温馨,家是他疲劳奔波后的温暖港湾。
但天有不测风云,在一次深夜的行车中,杨明未能及时躲开迎面逆行而来的货车而发生严重的车祸。杨明头部受到重创,当即倒地不省人事。后送到医院进行开颅手术,术后20多天才从深度昏迷中苏醒。
医生判定杨明脑神经受损严重,性命虽是保住了,但很难再成为正常人。至此,杨美丽家庭的顶梁柱倒下了,而且这个顶梁柱转瞬成了家庭的“负担”,而这个积极为家庭奔波的丈夫也从此深陷艰难与困苦中。
杨美丽回忆,“丈夫车祸后就丧失了记忆和语言功能,卧床不起,吃饭、走路都不会。”
也许苦难面前我们无从选择,柔弱的杨美丽比想象中坚强。她一手拉扯尚未懂事的9岁的儿子,一手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。几十年如一日,不离不弃,从喂饭洗澡到解决大小便,她用爱战胜厄运,凝聚亲情,筑起家庭的希望。
她接过供养家庭的接力棒。为了不影响照顾丈夫身体,辅导儿子功课,杨美丽守住自家门前的一栋大棚,辛苦劳作,种植瓜果、蔬菜,以维持生计,加上残疾补助等,日子还算过得去。
在这个苦难的家庭里,杨美丽既当儿子的母亲,又当儿子的父亲。面对孩子的低落,杨美丽告诉儿子要乐观向上,只要心中有希望生活总会好起来;面对拮据的条件,杨美丽告诉儿子要勤俭节约,只要脚下有力量、日子总会富起来。在她的教育下,儿子不但没有消沉失落,反而阳光活泼、健康成长。
如今21年过去了,对杨美丽来说,21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,而是沉甸甸负重前行的日子。正是因为杨美丽的坚守,她的家庭才形成了向心力;而正是有了一个个这样的家庭,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有凝聚力。
“如今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小家,我感觉很欣慰,作为妻子、母亲,这些年的付出是值得的。”展望未来,杨美丽说,“今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照顾好我的丈夫,今年我想申请一个公益岗位,靠自己的双手把我和丈夫的日子经营好,不给孩子增加负担。”
记者:贺润
原标题:《同甘易,共苦难,他们做到了!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