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文 / 羊城晚报驻京全媒体记者 刘克洪
2 月 22 日,生态环境部召开 2 月例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。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表示,2022 年,全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,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顺利完成。
他介绍,2022 年,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《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》《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》,推动《黄河保护法》出台。积极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,制定试点工作方案(2022-2024 年),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。全力支持配合各民主党派中央、无党派人士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。
印发实施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方案,长江、渤海排污口溯源任务完成 9 成以上,推动解决 2 万多个污水直排、乱排问题。完成黄河中上游及汾河流域 6 省 30 地市入河排污口排查。实施长江经济带和沿黄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,巩固深化工业和城镇水污染防治。联合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,出台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,巩固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,推进县城及县级市黑臭水体整治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,全国累计划定 1.96 万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,完成 2804 个水源地 10363 个问题整治,有力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。继续牵头摄制 2022 年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,共交办地方各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234 个。
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,2022 年,国家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 87.9%,同比上升 3.0 个百分点;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 0.7%,同比下降 0.5 个百分点;长江干流连续三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,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。化学需氧量、氨氮排放总量同比分别降低 3.7%、5.5%。
黄小赠表示,尽管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仍然面临诸多瓶颈制约和挑战,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工作短板,如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消除难度较大,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,蓝藻水华、水生态失衡问题依然存在。
来源 | 羊城晚报 · 羊城派
责编 | 樊美玲
校对 | 赵丹丹